万死不辞

首页 / 万死不辞
万死不辞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wàn sǐ bù cí

释义

即使死一万次也决不推辞。表示愿意拼死效劳。辞:推辞。

出处
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回:“但有使令,万死不辞!”

用法

万死不辞偏正式;作谓语;含褒义。

典故
  • 出处: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回蝉曰:“近见大人两眉愁锁,必有国家大事,又不敢问。今晚又见行坐不安,因此兴叹,不想为大人窥见。倘有用妾之处,万死不辞!”释义:意思是虽然有一万次死也不推辞,表示愿意拼死效劳。故事:东汉末年,朝政大权落在董卓手中。董卓骄横跋扈,出入宫廷用皇帝的仪仗,并让弟弟、侄儿统率禁军,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论老小一律封为列侯。他还征二十五万民夫为自己修筑宫室,又从民间选来八百美女,纳入宫内。司徒王允见董卓如此嚣张,很为汉玉室担心,但又无法除掉董卓,心中十分烦恼。一天夜里,他到后花园散心,忽然听见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。走近一看,原来是家中的歌妓貂蝉。王允问道:“深更半夜,你为什么来这里唉声叹气?”貂蝉回答说:“承蒙大人恩惠抚养,为我训习歌舞,并以礼相待。我虽然粉身碎骨,也不能报答万一。近来见大人双眉紧锁,知道必定是为国事操心,所以心中忧伤,但不敢询问。今晚又见大人行坐不安,因此也长吁短叹起来,想不到被大人发现。如果大人有用我的地方,我一定效力,虽万死也决不推辞。”王允听了貂蝉的话,忽然灵机一动,计上心来,马上朝貂蝉跪下,纳头便拜。貂蝉慌忙扶起。王允流着眼泪说:“眼下朝廷危如累卵,贼臣董卓将要篡位,朝中文武元计可施。董卓有一个义子吕布,骁勇异常,天下无有敌手。方才听了你的话,我想出一条‘连环计’来,先把你许配给吕布,然后再暗中献给董卓。你去离间他们父子两人,让他们因为想得到你而互相仇恨,最后挑拨吕布去杀死董卓。如此方能除掉大害,为国效忠。不知你意下如何?”貂蝉缓缓站起,态度坚决他说:“我已许下大人虽万死也决不推辞,如果不能遵计杀死董卓,以报国恩,愿意死在万刃之下!”玉允和貂蝉共同谋划,实现了“连环计”,结果除掉了奸臣董卓。
造句

1.为了人民的幸福,人民军队赴汤蹈火,万死不辞

2.大人有什么事只管吩咐,有用得着我的地方,定万死不辞

3.今后你凡是有用得着我的地方,我是万死不辞。 

4.不管在改革的征途中有多大风浪,我也万死不辞

5.为革命而死,我万死不辞

6.万死不辞:万死:死一万次,形容冒生命危险。万一万次也不推辞。表示愿意拼死效劳。

7.在前进的道路上不管有多少困难,我都将万死不辞

8.将军有何指示?在下愿为傲世帝国肝脑涂地,万死不辞

9.多谢主公不计前嫌收留管亥,亥万死不辞!

10.还请前辈吩咐,刀山火海,晚辈万死不辞!

成语翻译
英语:

willing to risk any danger to do one's duty

成语谜语

上千先烈口如瓶(打一成语)

万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像无数枝箭聚射心头。形容极度悲痛的心情。攒:聚集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山妹知道了这个消息,犹如万箭攒心,痛不欲生。
  • 释义: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。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语。形容死气沉沉的局面。喑:哑;失音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改革的强劲东风冲破了万马齐喑的局面,全厂上下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。
  • 释义:千秋万代都像松柏一样永远苍翠。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。万古:千秋万代;长青:像松柏那样永远苍翠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造句:愿我们的友谊万古长青
  • 释义:永远不能恢复。万劫:佛家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为一劫。万劫指万世;永远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遭遇塔利班14年,我知道他们并没有万劫不复
  • 释义:涂:泥淖;炭:炭火。万民如同陷入泥淖坠入火海一般。形容广大百姓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辞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闪烁:光线忽明忽暗、摇动不定。比喻说话躲躲闪闪。指说话吞吞吐吐;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有什么意见尽管提,不要瞻前顾后,闪烁其辞
  • 释义:说辞:讲话。形容很会讲话。后指替人说好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水火不避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犹异口同声。指大家说得都一样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辞:推辞。表示全部接受;决不推辞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为了人民的利益,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