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所不闻

首页 / 闻所不闻
闻所不闻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动宾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A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wén suǒ bù wén

释义

听到从未听到过的。形容事物非常希罕。

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越中无足与语,至生来,令我日闻所不闻。”

用法

闻所不闻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道理、内容等。

典故
  • 西汉初年,汉高祖刘邦派幕僚陆贾去赐给尉他南越王印授。尉他虽是中原人,久居南越称王,不愿帮助中原人诛暴除逆。陆贾劝慰他早日归顺汉王,说中国人多地大,土地肥沃,物产丰富,政令统一。尉他听到这些闻所未闻的事后就归顺
近义词
反义词
成语翻译
英语:

hear what one has never heard before

俄语:

слыхом не слыхáть

闻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听到有人批评自己的过失;就心里高兴。形容虚心接受批评意见。过:过失、错误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犹言受宠若惊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待人温和宽厚
  • 释义:一听到消息就来。形容行动迅速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。形容对某种力量的极度惶恐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闻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指从古到今都没有听说的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诟:辱骂。被人辱骂却好象没有听见一样,不动声色,形容宽宏大量,有涵养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听的少,见的少。形容学识浅薄,见闻不广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学识浅薄,见闻不广,知识贫乏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洽:广博。看的广,听的多。形容见识广博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