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里膜外

首页 / 皮里膜外
皮里膜外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近代成语
拼音

pí lǐ mó wài

释义

膜:人或动物体内薄皮组织。比喻相交太浅

出处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7回:“如今同了你,虽见了太尊一面,到底是个皮里膜外的账,有什么意思?”

用法

作定语;用于比喻句

皮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身体变瘦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皮里:内在;阳秋:即春秋;因晋简文帝之母名阿春;晋人避讳;改“春秋”为“阳秋”;春秋:即春秋笔法。对人物、事件的褒贬不在表面而在内里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皮相:从表面上看。没有说到点子上的肤浅看法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焉:哪儿;附:依附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外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态度傲慢,坚决拒绝别人,或毫无商量余地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一个人若不诚实,就没有人会想和他做朋友,不久他就会被拒于千里之外。
  • 释义:拒:拒绝。把人挡在门外,不让其进入,形容拒绝协商或共事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在日本,我被他们拒之门外
  • 释义:里面和外面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谓根本不放在心上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谓形体不动而心神向往,如亲游其境,以精神相交。 解释:神游:身不在某地而在想象或梦境中游历某地。 物外:超越世间事物,而达于绝对之境界。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