弃恶从德

首页 / 弃恶从德
弃恶从德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连动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qì è cóng dé

释义

弃;抛开。抛弃丑恶信从道德

出处

唐·韩愈《刘统军碑》:“弃恶从德,乃与蔡通涂其榛棘。”

用法

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改恶向善

近义词
弃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敝:破烂的。屣:鞋。像扔破鞋一样扔掉。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或抛弃。亦作“弃若敝屣”、“去如敝屣”、“如弃敝屣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丢掉容易的而寻求困难的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亦作“弃之敝屣”。像扔掉破鞋一样把它抛弃,比喻毫不可惜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像扔掉破鞋一样把它抛弃。比喻毫不可惜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①谓抛弃同姓同族而亲近异姓异族。②丢掉共同之说而接近新奇之说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德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隐藏美德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这一伙伪君子,嘴上仁义道德,心里却是男盗女娼。
  • 释义:指实行仁义,布施恩德,多行善事。亦作“施恩布德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施:给予;布:布施。给人以恩德,多行善事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同“同心同德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