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í bù xià yàn
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。形容忧心忡忡,不思饮食。
唐 韩愈《张中丞传后叙》:“霁云(南霁云)慷慨语曰:‘云来时,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!云虽欲独食,义不忍;虽食,且不下咽。’”
食不下咽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1.她心事重重,寝不安席,食不下咽,因为她的妈妈总是频来入梦,她知道没有妈妈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。
2.看着他每天食不下咽的样子,老伴心痛极了。
3.由于害怕别人报复,他整天的都提心吊胆,食不下咽。
4.我痛哭了几天,食不下咽,寝不安席。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。
5.不想再食不下咽、食而无味、味同嚼蜡了。
6.他看着他的食物,觉得食不下咽。
7.杨公见了,倒甚心酸,反至食不下咽。
8.面条粗粝涩口,黄庭坚食不下咽,才吃了两口就放下筷子,不住地唉声叹气。
9.这一顿饭,有人食不下咽,有人津津有味,而唯独一个人的心情从未变过。
10.虽然有些心疼,但实在是食不下咽。
too sad to eat